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椒江新闻网 > 图说>纪实

杨伟光:“90后”新农人和他的七百亩田

发布时间: 2024年04月10日 08:45:58   来源: 椒江新闻网   作者: 记者 陈艳红/文 水水/图


  整理好脚上的雨靴,杨伟光一脚踩进田里,弯下腰,将堆成半人高的秧盘一盘盘放好,在完成前期的浸种、播种、催芽后,眼下正在进行的是育秧,等到秧苗长到10厘米高左右,就要将秧苗移栽到田里,而在这之前,他还需要将700亩田旋耕好……明媚春日,在章安街道惠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,忙碌的春耕备耕正在进行。

  这是“90后”新农人杨伟光种田的第十个年头,2014年,杨伟光回到家乡,从农业“门外汉”摇身变成行家里手,成为当地的“新农人”代表,去年他更是获得了由省农业农村厅、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联合颁布的“百名数字新农人”荣誉称号。

他叫杨伟光,一位“90后”的新农人,这是他种地的第十个年头。

  返乡种田

  怀揣对父亲、稻田和土地的情感

  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,意味着美好、青春和希望,“谁来种田”却曾困扰着这片土地。近年来,一批爱农村、爱农民、爱家乡的年轻人返乡,扎根沃土,找寻答案。

  1991年出生的杨伟光,大学毕业后放弃不错的就业机会,选择返乡种粮。“别人觉得种田苦,但我看好农业的广阔前景。”他告诉记者,父亲是当地的种粮大户,让他比同龄人对粮食有更深的理解,也认准了农业的前景。

  2014年,杨伟光大学毕业,父亲向他提出了回家帮忙经营农业合作社的想法。小时候,他常跟在父亲身后去水稻田里,大人种田他玩耍,在长辈的耳濡目染中,他也有模有样地跟着他们割一会儿稻草,做点力所能及的活儿,干活累了就躺在田埂上休息、抓青蛙和田螺。稻田的清香、父辈辛劳忙碌的身影,是他童年里最深的印记。可是对于种田,杨伟光感觉既陌生又熟悉。“虽然常跟着下田,但对于种水稻,我了解得不多。”杨伟光说。

  “在章安,我们家被称作是种粮大户,但其实生产经营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不少问题。”杨伟光时常听到父亲谈论起合作社的情况,他很明确地意识到,合作社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的工作模式,生产效率并不高。“我看到父亲年岁渐高,操心家里及合作社的农事开始显得吃力,再加上我爸可能觉得年轻人会有更好的想法,所以劝我回家,帮帮他。”

  对父亲、稻田和土地的情感,在杨伟光的内心深处累积沉淀,心里权衡了几轮后,大学毕业后的杨伟光决定返乡。“虽然刚毕业那会我也向往城市的生活,但种田是父亲的心血,父亲为此已经投入了很多资金,我希望想办法帮他经营下去。而且我也留意到政府出台了不少助农政策,扶持乡村振兴,农业发展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。”

  回忆起做选择的过程,杨伟光不觉得遗憾或无奈,他很清楚自己是带着责任返乡的,发展农业并不是另一条更轻松的道路,最重要的是,“民以食为天,种水稻可以填饱我们每个人的肚子。”

杨伟光和老农人有说有笑,一起将秧苗盘码放在田里。

  多方请教

  从“种粮小白”到“种粮能手”

  回乡的头两年,杨伟光跟着“种田能手”父亲在田间里从零学起,选种、育秧、插秧、施肥、收割,整个种植流程一个也没落下。他天天往地里跑,向老一辈请教、向种粮大户学习、向种田能手咨询,注重科学种粮、绿色种粮。“比如预防病虫害,有经验的老农人会在育秧这个环节就开始采取措施。何时播种、何时打药、何时施肥,这些时间点的把握是最难的,这些都有赖老农人的技术。”

  尽管科技兴农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,但杨伟光对于老一辈农人的建议从不怠慢,对他们抱有极大的尊重,“现代农业必定是机械化、智能化的高效农业,但目前水稻种植仍然离不开老一辈长年累月的经验,在这一点上,年轻人是需要向老农人多多学习的。”

  除了向长辈请教,更多的经验在实操中获得。2022年7月中旬,正值酷暑,在收到气象局关于台风将会影响椒江的预测信息后,杨伟光立即行动起来。“哪怕是台风不来,早稻已经全部成熟,这个时间也要抓紧抢收才安心,不能和老天赌概率。”杨伟光和雇工们抓紧抢收,那几天他每天早上5点就开始下田,忙到第二天凌晨1点是常态,一天只能睡4个小时。“抢收不止是抢在台风之前将早稻割完,夏天天气热,割完的早稻必须抓紧烘干,否则容易变质。”农田里,3台收割机来回穿梭,稻谷通过管道卸到运输车上。合作社里,3台烘干机开足马力,终于在台风影响之前成功将早稻全都收好。而台风过后,杨伟光重新垒起被冲跨的田梗,清理积沙严重的水渠,旋根机、插秧机整装待发,积极投入晚稻的种植。“台风让我真正明白,人要敬畏自然,顺应自然。”

  农业靠天吃饭,杨伟光对节气、天气特别重视,这体现在他每天的日程中:早上5点起床,醒来第一件事情先看天气预报、节气,然后开始巡田,仔细观察土壤的适度,关注水稻的长势,及时防治病虫害,再去安排当天的事务。无论晴雨,他每天都要在田里晃悠,每条田埂都有他的脚印。

  过了“双抢双收”等农忙时节,杨伟光每天的生活变得十分固定。或许,在很多年轻人眼里,杨伟光的生活单调得有些无聊。可他却满足于这样的生活,因为“种田能够让我感到很踏实”。

成熟后的秧苗绿油油的一片,展现出勃勃生机,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。

  藏粮于技

  从会种田到“慧”种田

  2014年,返乡的杨伟光迎来了生活的180度大转变,而对惠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来说,他的加入也成为一个重大转机。

  在参与合作社全流程生产过程中,作为大学生的杨伟光很快就看出了合作社效率低下的症结所在:合作社的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程度不够高,运用科技、引进新技术的理念也不够强。“以前是用手插秧、晒谷,用小拖拉机帮忙耙田,辛苦又费时费力。而要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,就必须依靠科技和机械。”

  杨伟光发挥自己懂机械的优势,在市场上精心考察后,陆续购入一批农业机械——翻土机、插秧机、收割机、烘干机、旋耕机等,广泛应用于犁田、插秧、喷药、收割、烘干等各个生产环节。“现在合作社的机械化程度提高带来的效率提升非常明显,比如一台插秧机一天的工作面积能覆盖40到50亩左右的农田,相当于节省了50个人工。”

  在机械之外,杨伟光也相信专家专业的力量。“有一年我种的水稻大面积萎靡,我当时非常着急,连忙打电话给农水局,请技术人员来帮忙。后来专家看过之后告诉我,水稻患的是白叶枯病,这是一种细菌性病害,重在防治。在那之后我就意识到,我的知识还不够专业,我应该多向专家请教。”

  在农水局的帮助下,现在杨伟光的700亩田,有多名专家定期联系、实地查看。有专家“把脉”,杨伟光吃下“定心丸”。“以前种新品种,有些把握不准,但现在不一样,心里有底。”杨伟光的水稻田里种了中早39、中组143、台科早3号等品种,在被纳入省级连作晚稻绿色优质高产创建千亩示范片后,杨伟光向粮食生产“高标准、高技术、高产量、高品质”目标努力。他向专家团队“取经”,争创全省粮食生产标杆。

  “很多人问我,新农人‘新’在哪里?”在杨伟光看来,新农人之所以“新”,是因为胸怀新的农业理念。一方面,他们追求科技,相信农业生产机械化和专家的力量。另一方面,他们尊重农民,把“种地”看成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。

选种是水稻育苗的第一步,选择品质优良、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种子是培育壮秧的关键,杨伟光正在精选种子。

杨伟光将浸好后的种子整齐放在催芽箱中进行催芽,控制好温度和湿度,使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发芽。

杨伟光正在观察早稻秧苗长势,手里秧苗郁郁葱葱,长势喜人。

杨伟光把催好芽的秧苗盘转移到农用车上,驾车驶到户外。

杨伟光和母亲一起察看秧苗长势,母亲也是种田的行家里手。

杨伟光正在查看超声波水表,该设备可以测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的情况,有利于掌握秧苗成长情况。


浙ICP备08111315号-3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1139号
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|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|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| 有害信息举报电话:0576-88830398 | 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椒江新闻网 版权所有 2008-2022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
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,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